VosynVerse
从零到一,构建开创性AI产品
项目背景
客户
Vosyn
服务范围
所属行业
人工智能应用(AI Application & Utilization)
项目时间
2025年6月
项目愿景
VosynVerse 的起点不是设计需求,而是一项使命:
打造一个统一的、AI 加持的多语言内容平台,整合视频、音频与文字内容,创造无缝的跨媒体体验。
创始团队的愿景,是要“终结传统浏览器”,通过一个智能系统取代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。
我的挑战,是将这个宏大愿景转化为一个真正可用、结构可扩展、体验自然流畅的产品。
产品体验概述
在没有既有系统可依的前提下,我们的设计重点转向愿景转译与视觉执行。
最终,我们呈现出一个:
✅ 全面整合、高度适应性的界面设计
✅ 强大却直观的操作体验
✅ AI 深度融合但不显生硬的交互系统
首次产品演示
由我主导设计迭代后呈现的第一版完整演示
时长:4 分 43 秒
点击下方界面,查看可动展示
6. 移动端体验
手机端完美承接桌面体验,自适应流畅切换
采用 Liquid Glass(液态玻璃)设计语言,风格未来感十足
操作逻辑针对触屏重构,同时保持功能完整性
设计与落地流程
一体化设计系统
为了支持平台扩展性,我将原有 20 页的设计规范简化为可扩展的设计系统,涵盖:
字体排布、色彩方案与组件库
响应式布局规则与内容网格逻辑
可复用的交互模式与动效指导
用户研究与可用性测试
我们从一套结构清晰、准备充分的调研计划开始,包括定制脚本、任务与追踪指标。我带领团队开展结构化可用性测试与深度访谈,获取真实用户反馈:
撰写测试计划、任务列表与问卷脚本
与多样化用户群体进行深度访谈
所有测试均录屏记录并反馈归档
使用亲和图与主题归类方法提炼用户需求与痛点
快速迭代设计以适配产品边界与实际场景
AI 模拟用户测试与研究
我们还通过多个大语言模型工具模拟用户测试流程,实现快速反馈和设计验证:
使用 AI 驱动的用户角色模拟器替代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研究
实时生成用户流程反馈与界面可用性评价
AI 可根据描述自动生成线框图与界面建议
成果数据:
研究周期缩短 96.4%
相比传统测试流程实现 1676% 的 ROI
快速完成设计验证,降低人力与成本开销
AI辅助生成的热力图与无障碍检测结果
跨职能协作与开发落地
为了确保设计顺利转交开发,我建立了一套清晰、可扩展的设计到开发工作流,有效连接产品经理、设计师与工程团队:
制定详细用户故事(User Stories)与验收标准
采用工作分解结构(WBS)拆解功能点
维护完整的 Figma 文件,包括:
完全链接的可交互原型
设计逻辑与边界情况文档
用于开发交接的注释与说明
协调 Sprint 计划与异步设计评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