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synVerse

从零到一,构建开创性AI产品

项目背景

我主导了 VosynVerse 的全流程设计——这是一个从零开始打造的全新平台,目标是以 AI 驱动的方式重塑全球内容获取体验。 在没有既有框架或任何前置蓝图的情况下,我们从概念出发,构建了一个多语言、智能化、统一的内容平台,打破了语言、地域与内容形式的边界,让未来的数字体验在一个系统中实现。

我主导了 VosynVerse 的全流程设计——这是一个从零开始打造的全新平台,目标是以 AI 驱动的方式重塑全球内容获取体验。 在没有既有框架或任何前置蓝图的情况下,我们从概念出发,构建了一个多语言、智能化、统一的内容平台,打破了语言、地域与内容形式的边界,让未来的数字体验在一个系统中实现。

客户

Vosyn

服务范围

产品体验研究与设计 全流程产品设计与落地

产品体验研究与设计 全流程产品设计与落地

所属行业

人工智能应用(AI Application & Utilization)

项目时间

2025年6月

Dashboard Sidebar Close Up
Dashboard Sidebar Close Up
Dashboard Sidebar Close Up

项目愿景


VosynVerse 的起点不是设计需求,而是一项使命:
打造一个统一的、AI 加持的多语言内容平台,整合视频、音频与文字内容,创造无缝的跨媒体体验。

创始团队的愿景,是要“终结传统浏览器”,通过一个智能系统取代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。


我的挑战,是将这个宏大愿景转化为一个真正可用、结构可扩展、体验自然流畅的产品。

产品体验概述


在没有既有系统可依的前提下,我们的设计重点转向愿景转译视觉执行

最终,我们呈现出一个:

✅ 全面整合、高度适应性的界面设计
✅ 强大却直观的操作体验
✅ AI 深度融合但不显生硬的交互系统

首次产品演示

由我主导设计迭代后呈现的第一版完整演示

时长:4 分 43 秒

项目成果

VosynVerse 如今已成为一个完整的,具备云处理技术、翻译技术、AI agent以及复杂UI交互体验的SaaS平台,彻底改变了用户跨语言、跨媒介内容互动的方式。最终界面实现了无缝化融合的强大 AI 能力细致的自适应交互设计


核心成果包括:

✅ 个性化动态内容主页
✅ 跨内容格式支持(视频 / 音频 / 文字)
✅ AI 智能挂件驱动的适应式浏览体验
✅ 模块化翻译上传流程
✅ 全程 AI 融合、响应式交互设计

项目成果

VosynVerse 如今已成为一个完整的,具备云处理技术、翻译技术、AI agent以及复杂UI交互体验的SaaS平台,彻底改变了用户跨语言、跨媒介内容互动的方式。最终界面实现了无缝化融合的强大 AI 能力细致的自适应交互设计


核心成果包括:

✅ 个性化动态内容主页
✅ 跨内容格式支持(视频 / 音频 / 文字)
✅ AI 智能挂件驱动的适应式浏览体验
✅ 模块化翻译上传流程
✅ 全程 AI 融合、响应式交互设计

点击下方界面,查看可动展示

1. 首页智能面板

  • 动态内容网格,按内容类型、语言与用户使用习惯个性化展示

  • 自适应布局,实时调整以匹配用户偏好

  • 支持实时更新与嵌入式互动体验

1. 首页智能面板

  • 动态内容网格,按内容类型、语言与用户使用习惯个性化展示

  • 自适应布局,实时调整以匹配用户偏好

  • 支持实时更新与嵌入式互动体验

2. 内容类型特色页面

  • 分别为视频、播客与文章设立专属浏览界面

  • 精选内容合集与热门标签高亮呈现

  • 智能筛选器,支持多语言与多媒介浏览

2. 内容类型特色页面

  • 分别为视频、播客与文章设立专属浏览界面

  • 精选内容合集与热门标签高亮呈现

  • 智能筛选器,支持多语言与多媒介浏览

  1. 情绪模式切换(Mood-Based Mode Switching)

  • 用户可在“专注”、“探索”、“放松”等模式间自由切换

  • 每种模式下内容布局与组件行为均动态变化

  • 颜色方案、布局重心与内容权重均随模式调整

  1. 情绪模式切换(Mood-Based Mode Switching)

  • 用户可在“专注”、“探索”、“放松”等模式间自由切换

  • 每种模式下内容布局与组件行为均动态变化

  • 颜色方案、布局重心与内容权重均随模式调整

4. 翻译中心(Localization Portal)

  • 集中管理媒体上传与翻译任务

  • 支持语言选择、适龄分级、类型标签

  • 可编辑元数据:更改标题、添加描述、降低画质

4. 翻译中心(Localization Portal)

  • 集中管理媒体上传与翻译任务

  • 支持语言选择、适龄分级、类型标签

  • 可编辑元数据:更改标题、添加描述、降低画质

5. 视频播放器与交互面板(Interactive Video Player)

  • 内嵌实时 AI 翻译、音频配音、文字转录等功能组件

  • 侧边栏提供沉浸式智能控制

  • 支持多层互动,如书签、钉选、智能总结等

5. 视频播放器与交互面板(Interactive Video Player)

  • 内嵌实时 AI 翻译、音频配音、文字转录等功能组件

  • 侧边栏提供沉浸式智能控制

  • 支持多层互动,如书签、钉选、智能总结等

6. 移动端体验

  • 手机端完美承接桌面体验,自适应流畅切换

  • 采用 Liquid Glass(液态玻璃)设计语言,风格未来感十足

  • 操作逻辑针对触屏重构,同时保持功能完整性

设计与落地流程


一体化设计系统


为了支持平台扩展性,我将原有 20 页的设计规范简化为可扩展的设计系统,涵盖:

  • 字体排布、色彩方案与组件库

  • 响应式布局规则与内容网格逻辑

  • 可复用的交互模式与动效指导

用户研究与可用性测试


我们从一套结构清晰、准备充分的调研计划开始,包括定制脚本、任务与追踪指标。我带领团队开展结构化可用性测试与深度访谈,获取真实用户反馈:


  • 撰写测试计划、任务列表与问卷脚本

  • 与多样化用户群体进行深度访谈

  • 所有测试均录屏记录并反馈归档

  • 使用亲和图与主题归类方法提炼用户需求与痛点

  • 快速迭代设计以适配产品边界与实际场景

AI 模拟用户测试与研究


我们还通过多个大语言模型工具模拟用户测试流程,实现快速反馈和设计验证:

  • 使用 AI 驱动的用户角色模拟器替代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研究

  • 实时生成用户流程反馈与界面可用性评价

  • AI 可根据描述自动生成线框图与界面建议

成果数据:

  • 研究周期缩短 96.4%

  • 相比传统测试流程实现 1676% 的 ROI

  • 快速完成设计验证,降低人力与成本开销

AI辅助生成的热力图与无障碍检测结果

跨职能协作与开发落地


为了确保设计顺利转交开发,我建立了一套清晰、可扩展的设计到开发工作流,有效连接产品经理、设计师与工程团队:

  • 制定详细用户故事(User Stories)与验收标准

  • 采用工作分解结构(WBS)拆解功能点

维护完整的 Figma 文件,包括:

  • 完全链接的可交互原型

  • 设计逻辑与边界情况文档

  • 用于开发交接的注释与说明

  • 协调 Sprint 计划与异步设计评审

这种高度整合的流程让产品、设计与开发保持稳定节奏、高效推进,确保高质量功能持续交付。

项目总结 VosynVerse 展示了当宏大的想法遇上系统化的设计思维,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成果。 即便没有传统支持框架,我们也将一个未来愿景,变为一个真正可用、AI 驱动、全球友好的数字平台,一个具备云处理技术、翻译技术、AI agent以及复杂UI交互体验的SaaS产品。 它不仅是一个产品,更是一次 从0到1的突破实践—— 将想象,化为现实;将技术,变为体验;让人与最前沿的科技产生真正联结。

项目总结 VosynVerse 展示了当宏大的想法遇上系统化的设计思维,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成果。 即便没有传统支持框架,我们也将一个未来愿景,变为一个真正可用、AI 驱动、全球友好的数字平台,一个具备云处理技术、翻译技术、AI agent以及复杂UI交互体验的SaaS产品。 它不仅是一个产品,更是一次 从0到1的突破实践—— 将想象,化为现实;将技术,变为体验;让人与最前沿的科技产生真正联结。